美國
鋼-木結構別墅,鋼結構公寓
建材產品和部品部件種類齊全
構件通用化水平高、商品化供應
BL質量認證制度
部品部件品質保證年限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國家最高決策層明確要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的號召下,許多企業也躍躍欲試準備加入其中。那么放眼世界,我們共同了解下全球十個國家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
美國
鋼-木結構別墅,鋼結構公寓
建材產品和部品部件種類齊全
構件通用化水平高、商品化供應
BL質量認證制度
部品部件品質保證年限
美國裝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紀70年代。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臺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范標準,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質量,現在的裝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觀、舒適性及個性化。
據美國工業化住宅協會統計,2001年美國的裝配式住宅已經達到了1000萬套,占美國住宅總量的7%。在美國、加拿大,大城市住宅的結構類型以混凝土裝配式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為主,在小城鎮多以輕鋼結構、木結構住宅體系為主。美國住宅用構件和部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程度很高,幾乎達到100%。用戶可通過產品目錄,買到所需的產品。這些構件結構性能好,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機械化生產。
芝加哥玫瑰莊園
英國
鋼結構建筑、模塊化建筑,新建占比70%以上
設計、制作到供應的成套技術及有效的供應鏈管理
英鋼聯起到關鍵作用
英國政府積極引導裝配式建筑發展。明確提出英國建筑生產領域需要通過新產品開發、集約化組織、工業化生產以實現“成本降低10%,時間縮短10%,缺陷率降低20%,事故發生率降低20%,勞動生產率提高10%,最終實現產值利潤率提高10%”的具體目標。同時,政府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行綠色節能建筑,以對建筑品質、性能的嚴格要求促進行業向新型建造模式轉變。
英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等緊密合作,完善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促進裝配式建筑項目實踐??筛鶕b配式建筑行業的專業技能要求,建立專業水平和技能的認定體系,推進全產業鏈人才隊伍的形成。除了關注開發、設計、生產與施工外,還應注重扶持材料供應和物流等全產業鏈的發展。
德國
二戰后多層裝配式住宅,1970年代東德工業化水平90%
新建別墅等建筑基本為全裝配式鋼/木結構
強大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鏈。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建筑、結構、水暖電協作配套。施工企業與機械設備供應商合作密切
機械設備、材料和物流先進,擺脫了固定模數尺寸限制
德國的裝配式住宅主要采取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采用構件裝配式與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較好。德國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國家,近幾年更是提出發展零能耗的被動式建筑。從大幅度的節能到被動式建筑,德國都采取了裝配式住宅來實施,裝配式住宅與節能標準相互之間充分融合。
日本
木結構占比超過40%
多高層集合住宅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框架(PCA技術)
工廠化水平高,集成裝修、保溫門窗等
立法來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
地震烈度高,裝配式混凝土減震隔震技術
日本于1968年就提出了裝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采用部件化、工業化生產方式、高生產效率、住宅內部結構可變、適應居民多種不同需求的中高層住宅生產體系。在推進規?;彤a業化結構調整進程中,住宅產業經歷了從標準化、多樣化、工業化到集約化、信息化的不斷演變和完善過程。
中銀膠囊大樓
日本根據每五年頒布的住宅建設五年計劃,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有明確的促進住宅產業發展和性能品質提高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強有力的干預和支持對住宅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立法來確保預制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堅持技術創新,制定了一系列住宅建設工業化的方針、政策,建立統一的模數標準,解決了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和住宅多樣化之間的矛盾。
中國
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興起
尚處于初級階段
國家、行業及地方主要標準規范已基本編制完成并頒布實施
滿足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轉型升級需求
我國的裝配式建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滯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術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國興起,這是一個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時隔30年的斷檔期,無論是技術還是人員都非常匱乏,短期之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員、技術、管理、工程經驗等軟件方面的問題。
從市場占有率來說,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全國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業化領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這一狹小地帶,前期投入較大,生產規模很小,且短期之內還無法和傳統現澆結構市場競爭。但隨著國家和行業陸續出臺相關發展目標和方針政策的指導,面對全國各地向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我國各地20多個省市陸續出臺扶持相關建筑產業發展政策,推進產業化基地和試點示范工程建設。相信隨著技術的提高,管理水平的進步,裝配式建筑將有廣闊的市場與空間。
法國
1959-1970開始,1980年代后成體系
絕大多數為預制混凝土
構造體系,尺寸模數化,構件標準化
少量鋼結構和木結構
裝配式鏈接多采用焊接和螺栓鏈接
馬賽公寓
法國是世界上推行裝配式建筑最早的國家之一,法國裝配式建筑的特點是以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為主,鋼結構、木結構為輔。法國的裝配式住宅多采用框架或者板柱體系,焊接、螺栓連接等均采用干法作業,結構構件與設備、裝修工程分開,減少預埋,生產和施工質量高。法國主要采用的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裝配率可達80%。
法國第戎混凝土住宅
加拿大
類似美國,構件通用性高
大城市多為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
小鎮多為鋼或鋼-木結構
6度以下地區,全預制混凝土(含高層)
加拿大建筑裝配式與美國發展相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探索預制混凝土的開發和應用,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該技術得到大面積普遍應用。目前裝配式建筑在居住建筑,學校、醫院、辦公等公共建筑,停車庫、單層工業廠房等建筑中得到官方的應用。在工程實踐中,由于大量應用大型預應力預制混凝土構建技術,使裝配式建筑更充分的發揮其優越性。
Habitat 67
新加坡
80%的住宅由政府建造,20年快速建設
組屋項目強制裝配化,裝配率70%
大部分為塔式或板式混凝土多高層建筑
裝配式施工技術主要應用于組屋建設
裝配率94%的達士嶺組屋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住宅問題解決較好的國家,其住宅多采用建筑工業化技術加以建造,其中,住宅政策及裝配式住宅發展理念是促使其工業化建造方式得到廣泛推廣。新加坡開發出15層到30層的單元化的裝配式住宅,占全國總住宅數量的80%以上。通過平面布局,部件尺寸和安裝節點的重復性來實現標準化,以設計和施工過程為核心的工業化,相互之間配套融合,裝配率達到70%。
天空之城
丹麥
混凝土結構為主,受法國影響
強制要求設計模數化,預制構件產業發達
結構、門窗、廚衛等構件標準化
裝配式大板結構、箱式模塊結構等
貝拉天際雙塔酒店
丹麥在1960年制定了工業化的統一標準(丹麥開放系統辦法),規定凡是政府投資的住宅建設項目必須按照此辦法進行設計和施工,將建造發展到制造產業化。
Hedorf學生公寓樓
瑞典
裝配式木結構產業鏈極其完整和發達
發展歷史上百年,涵蓋底層、多層,甚至高層
90%的房屋為木結構建筑
瑞典采用了大型混凝土預制板的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標準化已逐步納入瑞典的工業標準。為推動裝配式建筑產品建筑工業化通用體系和專用體系發展,政府鼓勵只要使用按照國家標準協會的建筑標準制造的結構部件來建造建筑產品,就能獲得政府資金支持。
斯德哥爾摩登陸號酒店
來源:ECGB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ID:ECGB_China)
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242號